2007年5月27日 星期日

物競天擇─達爾文

查爾斯·羅伯特·達爾文(Charles Robert Darwin,1809年2月12日—1882年4月19日),是一位英國博物學家,以解釋生物的演化機制而著名。他所提出的天擇與性擇,在目前的生命科學中是一致通用的理論。除了生物學之外,他的理論對人類學、心理學以及哲學來說也相當重要。

達爾文在16歲時進入愛丁堡大學學習醫學。19歲進入劍橋大學。22歲大學畢業之後,以博物學家的身份登上英國海軍艦艇小獵犬號(HMS Beagles)。在1831年到1836年的探險航行中,他觀察了南美洲的物種分佈以及古生物的化石。1839年他發表了《小獵犬號航行之旅》,描述旅行中所做的觀察。書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加拉巴哥群島上的陸龜、雀鳥以及鬣蜥。

由於達爾文困惑於物種的變異與分佈,因此在1838年創立並開始構想他的天擇理論。雖然經過了20多年的長期思考與研究,但他並未公開發表他的理論,而是只透露給親近的朋友。直到1858年,達爾文收到一封來自華萊士的論文,內容對於物種的變異有與他相似的構想。這促使他決定發表他們的理論

1859年出版的《物種起源》,奠定了演化學的基礎,其中解釋了物種從共同祖先演變出各種多樣性的機制。後來還有解釋人類起源與鳥類美麗羽毛由來的《人類由來與性擇》,以及《人類與動物的感情表達》。除了演化之外,也有許多關於植物研究的書籍,例如《腐植土的產生與蚯蚓的作用》。

達爾文死後安葬於牛頓與約翰·赫歇爾的墓旁,地點就在英國倫敦的西敏寺


天擇論道盡了生命的演化,這個理論不只可以適用於生物演化,在人類的世界中有很多的事情也可以用物競天擇的理論來解釋一切,也許是因為達爾文不只專精生物學,也專精其他如心理學、哲學所得到的體悟吧

HEMiDEMi Technorati Del.icio.us MyShare個人書籤 Yahoo

0 意見: